找到相关内容225篇,用时4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2)

    众生。不惜躯命无吝国城。何于今日反悭固也。以此思之。恐往言无实。像乃伛身授珠。其人得已将出货卖。人有识者擒之送王。王问所得。贼曰。佛与我。乃具说所由。王之像首尚低。王睹灵圣更发深心。以诸珍宝于...深爱焉。遣使向京取瑜伽论。论至 帝详览。睹其词义宏远非从来所闻。叹谓侍臣曰。朕观佛经譬犹瞻天望海莫测高深。法师能于异域得是深法。朕比以军国务殷不及委寻佛教。而今之宗源杳旷靡知涯际。其儒道九流比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0146555.html
  • 居家学佛之道

    菩萨修禅那度,当在持戒修善的基础上,断除放逸,其心:   了知自身,心数法,若有喜相、愁相、嗔相、软相、坚相,知已能除,犹如金师善知冷热,不令失所,乐甘露味,虽处世法,身心不动,犹如须弥不为四...,各种社会力量的挟迫,心思精力,大部分都用来维持生存,满足匮乏性的需要,可谓重重系缚,道道障碍,难得安闲自在,专精修习戒定慧。其进道、解脱之难,多倍于出家人。对此,经教中多所慨叹,喻为牢狱之囚、火宅...

    陈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2946612.html
  • “心念处”之探讨──以《大智度论》为主(1)

    、正知者、具念者,于世间能调住贪、忧也。)  另外,《增壹阿含经》卷5,〈壹入道品第十二〉则对于修习的“方法”提出说明,如下所引:  云何比丘心心法而娱乐?于是,比丘有爱欲心,便自觉知有爱欲心;无...已解脱心,便自觉知已解脱心。如是,比丘心心相观意止。观习法,尽法,并观习尽之法,思惟法观而娱乐。可知、可见、可思惟、不可思惟,无所猗,不起世间想。已不起想,便无畏怖;已无畏怖,便无余;已无余,便...

    释如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1447578.html
  • 约翰·布洛菲尔德著:西藏佛教密宗(1)

    享受之最粗俗的形式所获得的享受逐渐减少的同一法则觊律之支配。有组织的宗教往往也酷似一个已倒空的坛子,其中的烧酒很久以前就已经倒得净光了。如果人类听从这样一种珍贵的建议(“”和从事神圣的宗教追求),...为透过幻想的纱幕而提供一些非常直接的方法,否认自我的固有存在和鼓励我们身上的般着智慧的表现。它不顾及抽象的思辩,其中也没有复杂的仪轨,从而使它对于所有那些为反对他们的基督徒和犹太人的先例之仪礼形式化...

    约翰·布洛菲尔德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3847696.html
  • 瑜伽行派概说(2)

    增长。   行者,谓如理作意,如理思择,如理观察。在正闻熏习基础上,与圣教正理相应故,如理作意,思择诸法性相道理,以唯识中道观观察万事万物。由此熏习,发猛利之心,求登菩提之道,求启解脱之门,利利他,...四智为体也。四智者,谓转阿赖耶识所得大圆镜智,彼同时圆满如实显现一切法故,能现能生身土智影故,无间无断,穷未来际。犹如大圆镜,现诸色像。转第七末那识所得平等性智,彼证诸法平等性故,一切法他有情悉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5147870.html
  • 宗门三关直指(下)

    自由独立分。”这是在语言中较多较广的开示,只是后段“解脱人”“道人”“大乘人”“初发心菩萨”“导师”“佛慧”“金刚慧”分别太多,反觉“佛头着粪”其实心地若空,慧日,即可照破一切,顿悟心,自然成就,...乘教法的一般历程,药山答言,表示,禅门不是依此而行,所以指它是闲家俱,不再应用。(应直指人心悟本性)太守若欲想得保任自性不失,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直须“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这便是指“撑天拄地的...

    唐普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2747943.html
  • 密宗法义初探

    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古德云:“一切归一,一归何处?”智者当悟,不可妄猜禅宗公案。(有关密宗与气功的问题,后文还会谈到。)   (二)密宗与显教  ...坚信上师三宝之加持力,断除一切疑虑。《密宗法义精要》云:“谓初于师见其功德,生清净信;中于六道(21)苦,从忏罪积资多门深生意乐,希求解脱成佛;后于三宝见为资粮田。舍彼无所依怙,惟彼能救...

    曾琦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1448201.html
  • 智者天台教观中之心的涵义

    佛法太高,于初学为难;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者,但己心则为易。”(注23)又“若观己心,不具众生心佛心者是体狭,具者是体广。若己心不等佛心是位下,若等佛心是位高。若己心众生心佛心,不即空即假即中...次,一切万法,悉属于心,心性尚空,何况万法!……又如《普贤观经》中说观心无心,法不住法,我心空,罪福无主,一切诸法,皆悉如是!”(注31)又解说《大集经》中之“通明”禅法时谓:“释观于心性者……...

    邓克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4548416.html
  • 觉囊派寺院组织及修学制度

    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其宗见“不许一切法有相”,但又许有实境,所安立的世俗法有能所二生和能所二作等一切作用。中观宗内又分续、应成二派,以清辨静命、莲花戒等论师为代表的中续派”不许诸法有相,而许名言中有;以佛护和月称二论师为代表的中“应成派”则主张于名言中亦不许有相、有自性等。觉囊派在中见方面属中他空见,认为该派教法是真正的中了义教。经典学习上以古印度月称(约600-650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5648443.html
  • 觉囊派寺庙组织及修学制度

    为代表的中续派”不许诸法有相,而许名言中有;以佛护和月称二论师为代表的中“应成派”则主张于名言中亦不许有相、有自性等。觉囊派在中见方面属中他空见,认为该派教法是真正的中了义教。经典学习...简称“词灌”,向修“圆满次第”达到一定阶段者指示“光明”(心性)。灌顶过程中,上师先要成本尊,观想五方佛(大日、阿?佛、宝生、弥陀、不空)与本宗历代祖师以五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55348736.html